建筑本身体现着一种文化,也就是必然有文化的内涵。中国古建筑文化内容包含有古城建筑文化、楼阁文化、殿堂与会馆建文化、祠庙建筑文化、佛寺文化、古塔建筑文化、古建筑小品文化、陵墓建筑文化、旅游建筑文化、土木工程文化、门与窗的文化以及居民文化等。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遗产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是一颗璀璨明珠。是我们的先辈聪明智慧与勤劳创造的结晶。
建造这个词语,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则称作营造、营建等等。营建包括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营是规划设计,建是建造施工。中国古代建筑包括的范围很广,有城市,宫殿、坛庙、民居、寺院(佛寺、道观、清真寺)、衙署、祠堂、陵墓、文庙(孔庙)、学宫、仓廪以及桥梁、堰壩、城垣、观象台、牌楼、戏台、石窟寺、塔等等。由于它们结构和艺术上的特点,又自成一体。各种类型的建筑物有各自的用途、形式与结构,以满足它们各自功能的需要。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人民生产生活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和反映之一。可以体现人们的自然观、地域特点、等级制度等。古代重视风水观念,建筑的地理位置、平面布局甚至材料的选择都讲究有山有水,和谐共生。中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些民族所居住的地域,由于东西南北的自然环境不同与气候条件的差异,也由于不同地区各自产有不同的建筑材料,所以世代以来,他们便依自然条件与可能提供的材料,按照各自生产和生活的不同需要与习惯,创造了互不相同的建筑,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各自的建筑做法与建筑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实体,而且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一员。几千年来的沧桑变迁中至今留存下来的建筑,还是我国文明历史演变和沉淀的无声见证者。
建筑学者梁思成曾这样评价中国建筑:中国古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工程技术,也是一个艺术系统。古建筑作为大宗遗产,文化、艺术内涵丰富。所以说,古建筑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囊括了社会文化,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方性等特性。
一、建筑中居住文化的演变
建筑最初的功能主要聚焦在居住上。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从古人住的地方,就可以看出当时是“穴居文化”。由于受限于技术水平,古人还不具备建造居室的能力,人们只能穴居。大自然界的洞穴成为古人最宜居的“家”。
夏、商、周时期有了建筑的雏形。夏、商、周三代都把政治中心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片区域的黄土不但湿度高,还容易下陷。为了阻止地基湿陷,夯土技术应运而生,并传承发展,至今都还在延用。
两汉时期,建筑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著名的长乐、未央、建章三宫就是西汉前期建造的。唐朝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第二个发展高峰,著名的大明宫、兴庆宫诞生于唐代。武则天在洛阳修建了明堂,当时仅用十个月就完工了。由此可见,唐朝已经具备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水平及施工组织能力。
明朝将中国古代建筑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除了能看见一个个单体建筑建造宏伟外,还能看到院落式布局。
二、古建筑背后的文化诉说
中国古建筑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凝聚了中国人文思想的精髓。古建筑中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精神。
1、古代汉字有着古建筑的影子。
从甲骨文中,就能看出中国古建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很多古汉字的构成,和建筑形态有着不小的渊源。比如,汉字中的“宝盖头” ,就是建筑形象的具体体现。
2、古建筑暗藏了统治者的意志。
我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主要以“大屋顶”为主。在五花八门的屋顶中,少不了最基本的形式,即“大屋顶”的人字形。这样的屋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双面坡的造型,住宅、庙宇、宫殿等建筑都会看到人字形的外形。
这背后其实代表着当时的社会思想。古代君王有着大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所以在建造建筑时,也把这种思想融入其中。大屋顶寓意一统天下的愿景。
3、古建筑有着儒家文化的特质。
孔子对《诗经》中的“温柔敦厚,诗教也”表示了认同。儒家思想要求人追求平和、宁静、含蓄的心境,要求人讲求节俭。“礼,与其奢也,宁俭”这样语句就是很好的明证。
中国的古建筑几千年来一直保持木结构体系,这与儒家思想有着不解之缘。一是体现着儒家思想中的节俭。西方建筑中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工的石头教堂,而中国的宫殿、城郭则在几年或十几年内就可以建成,这是因为中国选择了易于建造、而且容易出效果的木结构。古人认为在建筑上投入更多的力量是不明智的,甚至是有害的。这与儒家的讲求节俭思想不谋而合。中国文化并不提倡华堂美厦和奢侈浪费行为。二是体现着儒家思想中的平和。正是因为一以贯之地保持了木结构的建筑风格,才促进了中国木结构建筑能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准。这与儒家追求平和、稳定的思想不谋而合。
4、古建筑中可以看到“四维一絷”的哲学理念。
中国古典哲学有云,人的生产生活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天道、地道、人道、时变四个维度要和谐共融,达到“四维”的境界。古建筑在建造布局时,也映射出这种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即便是地处偏远的“蛮夷”之地,建造者会结合地理特点、社会文化生活有序规划建造。在设计住宅建筑时,会因地制宜地根据气候环境,考虑降雨、风向、日照等因素,确定门窗的数量、尺寸、位置,以便让住宅的整体环境与地区的自然环境相符。比如,云南地区的竹楼结构建筑,就是一个例证。设计者巧妙地利用了当地毛竹构建了小楼结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云南潮湿气候对人生活的影响。又比如,沈阳故宫中采用的木材都是就地取材、就近加工。木材为东北原始森林里的圆木,建造用的砖石是在当地烧制而成的,大部分建筑则是采用了火炕、砖楼结构。生活在这样的建筑中,即便外面是高寒天气,屋内人的体感也是舒适的。
5、古建筑中展现了严格的社会伦理关系。
伦理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关系中的重中之重,主要囊括了政治伦理、社会伦理、家庭伦理三个方面。政治伦理在古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中国古代有着森严的等级观念,君臣之间、不同品级的官员之间、官与民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政治伦理关系。这种理念不仅仅对官场有着影响,在居住环境中也能看到人们被这种观念渗透着。比如,清朝时期的建筑对于门钉的使用有着严格规定,皇宫是81颗的规制,王府则为63颗,公侯府为49颗,官员府为25颗,而普通百姓是没有权力使用门钉做装饰物的。又比如,颜色采用也有讲究。黄色被古人看作是最尊贵的颜色,为天子的御用色。只有天子居住的地方或重要的寺庙建筑才可使用黄色屋面,其他人是没有权限在服饰和建筑上使用黄色的。又比如,中国古代无论哪个朝代官员住宅的房屋数量、面积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要与其担任的官职级相对应。
社会伦理同样影响着建筑。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是按照士、农、工、商进行排列的,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四类人。在读书人的家庭,通常会用使用“耕读传家”牌匾进行装饰。到了宋、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经商之家积累丰厚,对住的要求也在向奢华靠拢,有些胆大的商人采用了隐秘的“逾制”行为,建造了本不得建造的房屋。现今仍保存下来的豪宅,如“徽派建筑”、“山西大院”,在当时其实是违规操作。家庭中的尊卑、辈分等关系也会在居住环境中有所体现。这种关系在古代院落布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人以北为尊。北京四合院通常是将北面作为正房,主要用于接待贵客;左边和右边的房子是用作长辈居住和书房;内院两侧的房间是后辈的房间;后院是女眷的用房。
6、古建筑中蕴含着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脉思想就是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即“天人合一”。这种理念体现在建筑的方方面面。一是选址方面:比如,古代的书院建筑往往建设在山野之间,这样的选址是相当有用意的,文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可以陶冶情操。又比如,古代村落建设也很有深意,往往会融入风水学,以便测算出最佳的建设位置。
二是建造风格方面:比如,中国古代园林建造看似随性,其实在布局时挖空了心思,尽最大可能地将自然风光融入园林中。又比如,古代文人雅士追求居住的环境舒适,会巧妙地将自然山水融入建筑景观中,所以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又比如,古代设计师偏爱“借景”建造,滕王阁就巧妙地借了赣江之景,让楼阁与江水不留痕迹般地融为一体,留下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景观。
三是选材方面:木在中国古代代表着春天、东方,寓意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体现着生命的力量。古人在选择居所时,有着与大自然环境“共生”的愿望。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倾向于居住在木质的建筑空间之中。
四是建筑类型方面:祭祀建筑大有玄机在。比如北京古建筑群中的天坛,是建造用于祭天的,这个建筑是圆形的;而用于祭地的地坛则被设计为方形,这是 “天圆地方”思想的体现。这本质上是对天地的顶礼膜拜,渴望得到天神、地神的眷顾和庇佑。
7、乐文化也被融入了古代建筑。
舞蹈、音乐古就有之。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祭祀中使用舞蹈与音乐的记载。在周礼形成后,舞蹈、音乐就成了贵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建筑中,特意设置了“庭”作为舞乐表演的主要场所。刚开始“庭”为院子,慢慢发展为了厅堂。有些贵族的豪宅中,还私人定制了乐楼款或戏楼款,主要用于听曲、赏舞用。
中国古建筑传递着中国文化、文明的内涵,在选址地、格局布置、建筑取材、纹饰等各个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紧密结合。古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古人追求的“走进自然、怡情山水、致力学问、人情通达”等境界都能在建筑中觅得。古建筑中有太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掘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