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 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糅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 汉末,张机在《伤寒杂病论》中明确提出运用医药的办法进行养生的观点;庄子以恬淡虚无主导精神养生和精神调养,后来主要发展于佛、道两家;儒家主张以无私无畏的浩然正气为根本。晋隋时期,矿物药养生鼎盛,服食五石散几乎成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时髦……直至现代,人们对四时调摄养生、环境养生等的研究日积月累,养生之道深入人心。 养生学文化认为,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人们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秦汉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已经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黄帝内经》则明确地提出了地理环境与长寿密切相关,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健康长寿。 健康是长寿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养生学的研究日趋活跃,国外重点在于理论研究及实验,探索衰老的形成原因及机制;则侧重于传统理论的整理及对抗衰老具体方法的探索。研究表明,现代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健康者,占5%;一类是患者,占15%;而约80%的人群是亚健康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需要的是清、调、补,清理脾胃肠道;调节气血阴阳;补充营养不足,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养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创造的有关养护身体和生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有关养生的理论典籍和实用方法,是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我国的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在世界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老子》《庄子》中的养生思想——道家“重人贵生”,认为“先天地生”的“道”是生命的本原,因此,道家不但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规律,也是认识生命问题的基本原则。道家的“贵生”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肯定。在养生方法上,道家主张“致虚极,守静笃”,由此而发展出了道家的主静养生体系。道家的方法是回到赤子状态,尽量不要受社会的干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认为应该“形体保神,各有仪则。”只要恪受中和(“缘督以为经”),“守其一以处其和”,就可以做到“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庄子》)在形神关系上,道家轻“形”重“神”,认为“气”在“身”内,“气”是“身”的内驱力,通过“抱魂守一”使“气”与“道”合,就可以做到使“身”不朽,长生不老。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也是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内经》中的养生思想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健康观。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一旦平衡被破坏,健康也就被破坏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顺应自然观。只有“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或“法则天地,逆从阴阳,”人们才能达到至人、真人、圣人、贤人的境地,实现健康长寿乃至长生不死。
重在预防观。《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等到已经生病再治、再养就晚了。这不但是古代养生的基础,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摄养情志观。《内经》重视精神修养,认为精神愉快、情结稳定是身体健康的关键。《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形神兼修观。《内经》认为既要保养精神,使“精神内守”,又要锻炼形体,做到“形劳而不倦”,动静结合,方能“形与神俱”,却病延年。
《内经》主张采用多种方法来达到修真养生的目的,除了注意四时饮食起居、情志调节等外,也很强调采用导引、吐纳等法。例如《内经》认为居住在潮湿地方容易得关节炎一类的病,主张采用导引之法治疗。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节者”,可以让他们练习“导引行气”之术。 吐纳属内养功,《内经·素问》中多处提及吐纳之法。如“肾有久病者,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这些方法成为后来气功发展的基础。
《吕氏春秋》中的养生思想——《吕氏春秋》由秦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集体编撰而成。该书虽然以探讨治国安邦之术为主,但不少篇章论及养生,形成了动以养生的特色:动是生命的精髓,“动而萌,萌而生,生而长”,并进一步提出了去害知本、动以养生的基本原则。去害即“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而去五味充形之害、五情接神之害、七淫动精之害,只有如此,才能做到“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知本是指知精气流动之本:“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而“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
不过《吕氏春秋》并没有明确提出怎样“动”。华佗则把“动”解释为人体劳动之动,以“谷气得消,血脉流通”说明“动”的功能,比吕氏的气郁致病说合理得多。
《淮南子》中的养生思想——《淮南子》是汉初淮南王刘安仿《吕氏春秋》而写的,书中也有许多养生论述。《淮南子》认为,养生就是“体道”:“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矣。”
养生的要义是做到形、神、气三位一体:“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三者中养神最重要,精神内守才能使神得其位,神得其位、精神清明才能充分发挥神的作用。所以《俶真训》说:“神清者,嗜欲不能乱也。”“是故神者,智之渊也,渊清则智明矣。”
《淮南子》主张适度运动:“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同时又主张要节欲:“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脏摇动而不定矣;五脏摇动而不定,则血气滔荡而不休也;血气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则祸福之至虽如邱山,而无由识之矣。”
《淮南子》还非常重视保持心态平和:“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主张“以中致外,百事不废。中能征之,则外能吸之。中之得,则五脏宁,愚虑平,精力坚强,耳目聪明。疏达而不悖,坚强而不鞼。”这种“以中致外”、以神驭形的思想,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道家色彩。
先秦到汉代的养生方法注重内外兼修,具体方法主要有行气、服食、导引等,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既注意“形”,又注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