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活动风采

中国经典文化——地理标志文化

发布时间:2022-10-17 13:52:54 来源:组委会 编辑:组委会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是一个地区特色产品的“特色名片”,因其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体现该地区人文和自然风貌的“文化名片”。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积极发掘、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对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间文化,推动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理标志文化的特征
      地理标志文化源自其产品的特有品质,根植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历史中,它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誉通过官方的史书典籍、专业志、民间文学、消费者口碑得以传承。其特征主要有:
      (一)地理标志文化是悠久历史文化
      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都有悠久的历史,少的也有几十年,多的达上百年至数千年。有关地理标志产品的历史,大多记载于各类志书中,有的也呈现在民间文学中,不仅记载和呈现了产品本身,也记载和呈现了当时与其有关的经济社会状况,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地理标志产品也成为记载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乐陵金丝小枣栽培历史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已有3000多年。据史书介绍,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为使久经战乱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曾倡导当地群众大栽枣树,颁诏天下:“发展枣、柿,丰年可以卖钱,歉年可当粮,由官吏督办,违背者治罪。”
      清乾隆《乐陵县志》记载,明万历十九年,乐陵知县王登庸也颁布县令:“教民树艺,劝民种枣,有过者课种枣,以赎愆,故邑多枣。”《山东通志》记载:清嘉庆年间,乐陵知县张大成推出的“立枣林书院,延名师主讲”,对乐陵小枣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乐陵城东北有一棵“枣王树”,树龄已经有1600多岁,相传封这棵枣树为“王”的是清朝乾隆皇帝。从明太祖朱元璋倡导大栽枣树,到清乾隆皇帝封“枣王树”,无论是典籍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无不叙说着乐陵金丝小枣的历史文化故事。
      (二)地理标志文化是健康饮食文化
      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绝大多数为农产品,又是在特定区域由特定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孕育,这就决定了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具有的特殊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从而在我国健康饮食文化中占据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特殊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绝大多数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都有记载。平阴玫瑰用花蕾入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本草正义》载:“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理气活血,宣统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
      《本草拾遗》也载:“活血行血,理气,治风痹、乳痛,肿肝毒初起、肝胃气痛。”龙山小米熬粥好吃且营养丰富,人们把它作为敬养老人、哺育幼儿、滋补身体的佳品。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神农本草经》中记述:“其味咸、微寒、养肾气、除胃热、治消渴(糖尿病),利小便,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清代医学家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认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赞其“米油可代参汤”。
      (三)地理标志文化是丰厚民间文化  
      勤劳、智慧、善良的劳动人民,在创造了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众多的表现形式是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化。在神话故事中,如:“章丘大葱”是葱仙女的化身、“明水香米”是蚌姑娘美好心灵的结晶、“崂山茶”是海龙王三女儿珠花簪子插出的茶、“四孔潍鲤”是来自天河的金色大鱼等等。
      在传说故事中,如:“唐王道口大白菜”是因产自唐王李世民安营扎寨的地方而扬名、“莱芜鸡腿葱”是修建齐长城农夫意外发现的可食野菜、“大泽山葡萄”是唐太宗李世民赐名的“狮子眼葡萄”、“潍坊黄须菜”是皇上也喜欢吃的野菜等等。民间广为流传的歌谣、谚语,对地理标志的赞誉也比比皆是,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东北人参凤阳梨,难比潍县萝卜皮”“鱼生火,肉生痰,大白菜豆腐保平安”“一日食三枣,终年不见老”“鲍芹没有鲍鱼价贵,鲍鱼不如鲍芹味美”等等。民间美术是也是重要的民间文化,“淄博陶瓷”“博山琉璃”“曲阜楷雕”“龙山黑陶”“德州黑陶”“佛头寺黑陶”“莒县浮来砚”等地理标志,其文化内涵也都极其丰富。
      (四)地理标志文化是积极向善文化
      孟子把人性归于善。“善”是善良、美好,地理标志文化沉淀并传递的正是这种“善”的正能量,这在有关地理标志产品的神话、传说等故事中表现的尤为动人。“孝河藕”讲述了我国忠厚人民的“孝道”:王祥虽未得到后母的疼爱,依然视后母为亲母一样孝顺。一年冬天,后母生病想吃鲜鱼,王祥用身体融化冰块,捉了鲤鱼孝敬后母。后来人们把“王祥卧冰求鲤”的河叫孝河。有趣的是,在孝河里长出的藕与别处不同,多出一孔,为十个孔。传说这是王祥的孝心所化,多出来的这一个“孔”,便是“孝心”,“孝心”二字正好是十划。“乳山牡蛎”的传说,既褒扬了扬善,也讲述了弃恶:三圣母为了不让乳山一带的人们遭受为非作歹的海妖的践踏而饥荒,过上安宁幸福的日子,除暴安良,消灭海妖,佑民护生,在自己遭受内伤不能敌妖的情况下,毅然将自己的乳汁滴沥到礁石上让其变成了海贝,这海贝的肉色白如乳汁,生熟皆可食,营养丰富,鲜美异常,百姓称为母沥(后写作牡蛎)。三圣母也化作了大乳山、小乳山留在此地。“向善文化”是人类所共有的精神财富,既是历史的沉淀,更是现实的需要。
      二、地理标志文化的效应
      地理标志作为特色经济的特色品牌,能够产生较强的经济与文化效应。从经济效应讲,保护一个产品,能够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从文化效应讲,能够在以下四个方面产生较为明显的效应。
      (一)提升产品和产地知名度
      保护一个产品,能形成一个品牌。这个品牌,既是被保护产品的“名片”,也是被保护产品原产地的“名片”。可以说,一个地方有多少个地理标志,就有多少张特色名优产品“名片”,并且是国家级的特色名优产品“名片”,如果是获得国外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那它还是国际性的特色名优产品“名片”。
      有了这张“名片”,也提升了产品原产地的开放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就像人们一说到一个地方,往往会联想到这个地方的特色名优产品,而一说到一个特色名优产品,又往往会联想到这个特色名优产品所在的地方。比如,人们一说到苹果,就会联想到烟台,而一说到烟台,又会联想到苹果;一说到章丘,就会联想到大葱,而一说到大葱,又会联想到章丘,等等。也正是由于地理标志这张“名片”的作用,全国许多地方就戴上了以地理标志产品为主要元素的“国字号”桂冠,成为一个地方的象征。如,烟台——中国苹果之乡、平阴——中国玫瑰之都、文登——中国西洋参之都;峄城——中国石榴之乡、菏泽——中国牡丹之乡、章丘——中国大葱之乡等。
      (二)提升消费者品牌忠诚度
      特有品质是地理标志产品的“魂”之所在、“根”之所系。所以,地理标志最核心的特色是其产品的“质”,最根本的保护也是其产品的“质”。这一“质”的特色属性,是增强人们品质消费、放心消费和安全消费的信誉保证,正是有了这种信誉保证,越来越多的人已将地理标志产品消费作为追求品质生活的首选。于是,人们便有了“品质生活从地理标志产品开‘食’的说法”。同时也要看到,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在愈发注重产品特色质量的同时,也愈发注重产品的文化特质,注重分享产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地理标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富有浓郁的“文化味道”,正好又能满足人们的这一消费文化需求,从而更增加了对地理标志产品的积极消费欲望。
      (三)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精神与物质成果的总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地理标志文化蕴涵的传统文化极其丰富,其表现形式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全面、深入、系统地发掘、整理和推广地理标志文化,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凝聚中华民族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能够发挥重要且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标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二者有着高度的契合性。推进非遗类地理标志保护,既是新时代地理标志发展的需要,也是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创新途径。“老字号”是传承独特产品、技艺或服务、理念,凝结着优秀传统文化和地理属性。推进老字号地理标志发展,对充分发挥老字号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中国自主品牌中也具有积极作用。
      (四)促进知识产权文化塑造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自然,地理标志文化也是知识产权文化的重要组成。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塑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还提出: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推动地理标志与历史文化传承等有机融合。由此可清楚地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已将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纳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内容,也纳入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塑造知识产权文化理念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新进程中,推进地理标志文化建设,对培养公民自觉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行为习惯,培养新时代知识产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企业自觉履行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责任,以及对塑造中国商标品牌良好形象,推动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加强中国商标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全球推介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三、地理标志文化的推广
      地理标志文化的推广应用是一项系统工作,要把坚持产品资源与文化内涵一起挖掘、产品营销与文化推广一起进行,有效贯穿到地理标志资源挖掘、产品保护、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全面推动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地理标志文化的挖掘和提炼。
      山东省是全国名符其实的地理标志数量大省,各级也不断重视地理标志文化的挖掘和推广,但仍有许多的地理标志只被宣传味蕾味道,缺乏文化味道宣传,有“吃头”,没“说头”,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理标志社会认知度和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提高。因此,要加强对已有地理标志文化的挖掘和提炼,同时在新挖掘地理标志资源时,要同步对其历史文化渊源进行挖掘。挖掘地理标志文化,不仅要从史书典籍、各类志书、诗词歌赋中,搜寻其历史记载、名人赞誉,更要到地理标志的原产地及智慧的劳动人民当中,搜寻当地的民俗文化、农耕文明中有关的地理标志文化。
      对搜寻到的地理标志文化素材,要进行提炼加工,形成有力的历史佐证和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诗词、谚语等,从而形成独具地理标志特色的民间文学、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传统文化。对史书和民间没“说头”的地理标志,要认真研究其历史渊源、品质特性、食药价值,从中赋予其新的“说头”。寓意是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地标文化寓于丰富的寓意文化之中。比如:苹果的寓意与象征是平平安安;牡丹花的寓意与象征是富贵吉祥和高贵典雅;玫瑰花象征爱情和真挚纯洁的爱,人们多把它作为爱情的信物;结婚时花生枣子寓意早生贵子,花生有多子多福的意思;石榴在中国有多子多福的象征,人们借石榴多籽,祝愿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昌盛;桃子具有吉祥的象征,可以寓意着长寿,送上带有桃子元素的寿礼,以此祝愿老人能够健康长寿等等。在挖掘和提炼地理标志文化时,要注重这些文化内涵。
      (二)加强地理标志文化的宣传和应用
      宣传是为了应用,应用是更好的宣传。在宣传地理标志时,不仅要讲好产品的质量故事,也要讲好产品的文化故事。基于地理标志属于区域内的公共资源,也基于地理标志宣传推介的现实需要,对地理标志的宣传推广,应坚持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即政府组织、企业参与和政府出资、企业赞助。
      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类信息平台,对地理标志保护运用的基本知识及其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发展成效、典型经验,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品牌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加强舆论引导。要制作地理标志电子地图,运用大数据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分布、数量、名称及产品介汇集起来,向全社会提供查阅、查询服务。鼓励各类媒体开设地理标志宣传专题专栏,拍摄地理标志纪录片、微电影,制作地理标志丛书、画册。要推动将地理标志文化融入城市形象宣传、双招双引推介。
      要支持建设地理标志公共服务基地,目前,山东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正在建设中国地理标志产业大厦,该项目将建设成为融追溯地标历史、普及地标文化、展示地标品牌、开展地标科研、带动地标旅游的公共服务基地,促进地理标志产品交易、文旅、教育、科研、金融、展销相结合和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形成立足山东和黄河流域、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国家级地理标志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要鼓励各地市、县(市)区及有条件的地理标志企业,加快建设一批综合或单品地理标志博物馆。
      (三)加强与相关传统文化协同传承推广
      一是加强与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协同传承发展。2017年3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国办发〔2017〕25号)。根据《计划》关于“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任务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共383个,山东有14个,其中鄄城县、嘉祥县的“鲁锦织造技艺”、“ 莱州草辫” 、曲阜市、淄博市博山区的“琉璃烧制技艺”、“德州黑陶烧制技艺”、“ 淄博陶瓷烧制技艺” 、“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等地理标志入选。
      入选振兴目录的项目将得到重点支持。希望其它符合条件的地理标志要及早入选,也希望地方在按照《计划》要求建立本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时,把地理标志项目列入其中。二是加强与非物质遗文化遗产协同传承发展。要支持符合条件的地理标志传统技艺纳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像苍山大蒜、临沭柳编、龙口粉丝、东阿阿胶、景芝神酿、德州黑陶等,既是国家地理标志,又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充分展露其产品品质和文化内涵。三是加强与“老字号”文化协同传承发展。
      支持符合条件的地理标志申报老字号,依法加强对地理标志重要史迹、实物的保护。鼓励和支持地理标志产品和老字号同步集聚发展,在城市打造地理标志产品特色街区,在特色商圈、旅游景区和各类客运枢纽引入地理标志企业开设旗舰店、体验店,推出以地理标志产品为食材的“地标宴”等。
      (四)加强地理标志品牌文化建设
      地理标志品牌文化代表着一种特有的文化品味和价值,各级要将擦亮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字招牌,作为实施品牌强国、品牌强省、品牌强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发展有机结合,提升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要从每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实际出发,“一标一策”,确定品牌定位,提出培育目标,制定培育措施。要推动生产要素向地理标志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流动,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内在素质,争创知名品牌。

上一篇:中国经典文化——服饰文化

下一篇:中国经典文化——绘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