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是中国的年度政治大事,是世界观察中国治国理政、经济外交、社会民生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窗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外媒对中国全国两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今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组织了3次大会发言、11次小组和界别联组讨论,举行了3场有关经济、民生、文化的记者会。记者注意到,凡是对外媒开放的场次,不管是在人民大会堂,还是在北京会议中心、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为了抢占采访的最佳席位,外媒记者都早早地守候在各个场地。记者提问环节,外媒记者争先恐后,想尽办法吸引主持人的注意。有些外媒记者还秀起了汉语,用英语提问的记者也不忘用汉语说声“谢谢”。
来自中非新闻交流中心的记者桑杜·安孔达注意到,今年的中国全国两会多次提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并且号召全社会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值得称赞。”她说,“我来自马拉维。去年,来自中国的文化艺术团在我国首都利隆圭举办了一场大型文艺演出,让马拉维民众欣赏到了少林功夫、杂技和器乐演奏,更直接地接触到了中国文化。以前,我们大多是通过电影了解中国,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面对面的交流活动,进一步拉近距离,增进友谊。”2016年7月7日,为庆祝中非关系60周年和庆祝马拉维独立52周年,中国河南文化艺术团在利隆圭举办了一场大型文艺演出,利隆圭国家舞蹈团也表演了别具一格的民族舞蹈。
美国国家事务出版公司代表马克认为,青少年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他说:“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前往美国留学,成为两国之间的交流使者。我希望更多的美国青少年也能来到中国,增进两国青少年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法新社记者杜福瑞表示,法国民众对中国的历史建筑、文化名城非常感兴趣,希望更多法国民众来到中国,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我听到高洪波委员谈坚定文化自信的发言,感受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我认为每个国家都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教育功能。”英国路透社记者葛雷说,“艺术家可以通过创作优秀的作品,将本国文化发扬光大,推动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心灵沟通。”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称,坚定文化自信,创作时代经典,振奋民族精神,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美联社记者唐马克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戏曲,他注意到袁慧琴委员谈及更好地传承创新戏曲文化。他说:“很多西方观众对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很感兴趣,但还无法真正理解。我觉得,中国传统戏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有助于其他国家的观众更容易地感受、接受。”在3月10日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袁慧琴建议,我国应实施当代戏曲名家优秀代表作推广工程,建立健全戏曲艺术的“国家典藏”制度和优秀剧目传承体系,加强创新传承戏曲文化。
白俄罗斯记者虹韵自幼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她为中国全国两会多次提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感到高兴。她这些年在中国工作期间发现,很多青少年追捧欧美电影明星,却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她非常赞同冯骥才委员提到的青少年应该多去体验、感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我国澳门澳亚卫视的记者崔格僖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将“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纳入其中。他说,澳门一直致力于发挥自身在历史文化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优势,推进澳门文化旅游业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与建设将有力推动区域发展。相信随着香港、澳门以及珠三角周边地区各港口、机场、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更加有利于海内外人士前往澳门旅游,参观历史文化景点,参与、欣赏丰富多彩的艺术节,体验充满文化创意的休闲生活。希望内地文化艺术界人士能够与澳门文化界更多地交流互动,共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这次两会,我采访了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文化自信。”瑞典《北欧华人报》记者谢志杰说,“中华美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则是祖国同胞与海外侨胞相互连接的重要桥梁。”
“一带一路”是外媒广泛关注的话题。《南非华侨新闻报》记者薛叶发注意到,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他认为,一系列人文合作与交流项目正在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越来越坚实、广泛的社会基础。
柬埔寨《高棉日报》记者张照已是第三次参加中国全国两会采访报道。他说:“去年,‘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成立了,今年中国全国两会上,‘一带一路’华文媒体协作网建设又提上日程。中外媒体合作在推动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当然,‘一带一路’也为海外媒体特别是华文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