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02 09:46: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组委会

近日,湖南、广东、内蒙古等省区进入地方“两会时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各地两会分别对“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文化和旅游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代表、委员纷纷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传承红色基因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1月24日至29日,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和湖南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长沙召开。
  湖南省代省长毛伟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湖南将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展壮大现代文化产业。
  毛伟明强调,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挖掘湖湘文化时代内涵,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构建高新视频全产业链体系。同时,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旅游景区提质升级,打造伟人故里、魅力湘西、大美洞庭、湘赣边红色旅游等精品线路,提升“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品牌,支持汝城沙洲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
  今年的湖南省两会期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湖南考察时提出的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在参加教育界别小组讨论时表示,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把红色种子播种进青少年的心灵,增强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让红色基因成为年青一代的优良品质,教育引导青少年把红色文化的“接力棒”更好地传下去。
  湖南省人大代表、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向群说:“总书记在村里考察时的深情寄语让我们方向更明、干劲更足。沙洲人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进一步传承好‘半条被子’精神,巩固好脱贫成果。”
  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王跃文作为文艺界委员代表,在湖南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发言。他建议,进一步做好省级层面的统筹协调,注重将红色资源的挖掘整合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起来;进一步重视利用好本土红色文物等资源开展红色教育,充分发挥好红色文物教育人、鼓舞人、凝聚人的作用;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加强红色革命故事的编写创作,努力做好针对不同人群的红色教育和宣传工作。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也是今年湖南两会的热议话题。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在参加张家界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做好旅游这篇文章放到“三高四新”战略中去谋划和定位,紧扣旅游高质量发展,放眼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紧紧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进一步催生国内市场旅游消费新动能,把发展全域旅游与实施乡村振兴、传承红色基因结合起来,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推动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湖南省政协委员、张家界旅游集团常务副总裁金鑫建议,加强多元融合,助推“非遗+旅游”高质量发展,在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民宿、非遗演艺、非遗文创等产品形态上大做文章,以非遗体验为核心驱动力,满足游客文化体验需求,促进旅游消费增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时代光彩,助力湖南旅游高质量发展。

  文化强省建设将迈出新步伐 

  1月23日至26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委员围绕多个议题为文化强省建设建言献策。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2021年,广东省将从大力提升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和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两方面入手,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并将“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列入10件民生实事。
  在提升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方面,广东将高水平打造“三馆合一”等标志性文化重点工程,提升博物馆、图书馆等开放利用水平;开展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修缮、保护和遴选新一批省级文保单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繁荣发展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抓好历史文化街区、红色革命遗址等活化利用,加强侨批文物保护和研究,推进岭南考古的发掘整理和研究阐释,推动科技考古、公共考古建设。
  为推动文化、旅游、体育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广东将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大力发展4K/8K影视、数字出版,办好深圳文博会、广州文交会等展会;推动广东卫视、珠影集团、文艺院团改革振兴、提质增效;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抓好标志性景区景点、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等建设,开发红色文化、南粤古驿道、少数民族村寨等精品线路,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再度被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备受鼓舞。”广东省政协委员、南粤古驿道项目专家组组长、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表示,5年来,南粤古驿道网络串联起一座座古村落。“未来,我们希望能继续推动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乡村振兴,令古驿道焕发生机。”曹劲说。
  在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档案馆馆长陈华江看来,侨批是广大侨胞移民的历史见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拓展。他建议,加强对侨批档案保护研究利用的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建强研究队伍,从更高站位、更广视角、更深维度开展侨批档案研究,凝聚侨心侨力,不断扩大爱国爱乡“同心圆”。
  对于潮剧的传承与弘扬,广东省人大代表、潮州市潮剧艺术培训中心主任郑舜英认为,要发挥老一辈艺术家传帮带的作用,通过收徒拜师、剧目传承等形式,为潮剧发展注入新动力。她建议,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创排与时俱进、符合时代主题的潮剧精品剧目,加大对潮剧的宣传,培育更多的年轻观众。

  让游客爱来内蒙古、爱上内蒙古 

  1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进入“两会时间”,文化和旅游依然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注重差异化特色化。深入开展“爱上内蒙古”品牌形象宣介活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会议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李树榕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李延俊联名提交了题为《把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落到实处》的提案,呼吁尽快推动内蒙古文化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让国内外游客爱来内蒙古、爱上内蒙古。李树榕建议,由相关部门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管理者作文化资源专题报告,使其能够对本地区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图文记载性文化资源、现实行为传承性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了解;对文化旅游景区的导游人员进行分阶段的文化资源培训,使其对自己的解说对象有感受、有感情、有感悟;组建文旅融合研究者队伍,使其成为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人才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阿古拉泰提交了关于尽快建设内蒙古文艺之家的提案。他建议,由政府主导,建设“内蒙古文艺之家”平台,联络、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并以此为依托建立全新的文艺产业发展模式,凝聚、团结和引导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促进文艺资源与社会力量的融合互通,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系统搜集整理多民族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草原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和商业转化,使内蒙古文艺之家兼具创作、交流、文创产品开发、文艺教育等功能,发挥文艺联络、引领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
  内蒙古人大代表、赤峰市图书馆馆长刘淑华长期关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革命老区孩子的阅读生活。她介绍,2016年,存金沟小学教学条件十分简陋,全乡780名小学和幼儿园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课外读物很少。通过赤峰市图书馆发起的爱心公益捐赠活动——“让爱漂流在同一片天空”以及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存金沟小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校内还建起了少年宫和图书馆。刘淑华希望,“十四五”时期,全社会继续关注和支持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筑牢小康社会的精神基石。

上一篇: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1年春节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下一篇: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会见乌克兰驻华大使卡梅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