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活动风采

中国刺绣文化—飞针走线 锦绣河山

发布时间:2023-07-06 10:57:55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组委会

神州大地上,孕育了风格迥异的刺绣品类。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名绣蜚声海外,北京京绣、温州瓯绣、河南汴绣等刺绣流派久负盛名,苗绣、彝绣、羌绣等民族刺绣瑰丽多姿。刺绣艺术不仅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绚丽多彩的一部分。

十指春风,一绣千年。时光流转,古老手艺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刺绣用一针一线出自己的答案。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刺绣,又称针绣,是一种绣针引线,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的古老手工艺。

延传至今,中国刺绣已有两三千年历史。

传承:培养新绣才

两指拈起绣针,轻轻地在绣绷上一挑一捞,彩线如鱼跃蝶舞般起落,针针细密、线线柔顺。刺绣,一场针与线的相逢。

在中国,刺绣艺术流派众多、变化万千。据了解,在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中,与刺绣有关的项目就有77项。不同的针法依题材而变、随物赋形。

中国的刺绣世界可谓繁花似锦,苏绣温婉典雅、湘绣生动逼真、蜀绣清秀细腻、粤绣装饰性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唐利群说,千年刺绣技艺,不仅包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的审美观念、造物智慧,更蕴藏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与中华民族文化底蕴。

近年来,社会凝聚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共识。随着《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文件陆续出台,刺绣艺术得到有力的保护和传承。

开设刺绣专业,成立刺绣学院,建立大师工作室……刺绣手艺人打破过去以家庭传承、师徒相授为主的方式,积极探索新型传承模式。湘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爱云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立工作室,校企共建湘绣艺术学院,将传统师徒相授与现代学院教育体系相结合,培养出一大批有文化、有素养的新绣才

刺绣更以多元的方式走进学校、社区,播撒文化传承种子。拉链绣的特点是什么?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麻柳小学,非遗传承人在讲台上讲授具有川北文化特质的麻柳刺绣。从开发校本课程《麻柳刺绣》,到设立刺绣社团,麻柳小学立足浓郁的地方特色,将非遗带进课堂,让孩子感受刺绣魅力。

共融:突破旧范式

用绒线、丝线、毛线等替代金线、银线、真丝线等传统材料;用皮革、纸质、塑料代替棉麻丝毛做成底布……“绣随时代,刺绣技艺的创新,源于材质的更新迭代,更在刺绣从业者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底蕴。

绵长而深厚的传统文化,为刺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敦煌与苏州,相距3000余公里,却因刺绣而紧密相连。在敦煌精美的壁画与塑像艺术的影响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邹英姿突破了苏绣传统题材,以绵密的针脚,绣出了《敦煌莫高窟第四十五窟系列》等苏绣精品,再现了敦煌厚重而沧桑的文化风韵。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杨德全不但收集大量蜀绣纹样、完整蜀绣谱系、钻研蜀绣传统精粹,更是将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融合成都市花芙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与历史积淀的蜀绣精品。

刺绣作品上的图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前有表达延年益寿的传统松鹤图案,如今有寓意民族团结的石榴籽纹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宏复说,图案的流变,也反映出社会的变化。

从业者主动破圈,也为刺绣融入时代创造更多机会。为打开苏绣更广阔的可能性,苏绣名家梁雪芳在40岁时进入清华大学求学。知识的积累与眼界的开阔,不仅让梁雪芳将现代艺术理念嫁接到传统苏绣之中,而且更让她从纤维艺术的角度重新认识、改良苏绣。刺绣不仅要放大传统的艺术价值,更要与现代生活和合共生,折射出当代生活之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跨界合作,将现代审美融入传统刺绣,探索刺绣写实又写意的新路径。

跨界:延长产业链

走进苏绣小镇,家家有绷架,户户有绣娘的旧光景,已变为刺绣艺术馆、绣品街、刺绣文创店等密布的新场景。江苏苏州镇湖苏绣小镇,已经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特色小镇50强。在这里,不仅有刺绣研学课程,还开设了绣庄、刺绣工作室,探索刺绣+的新渠道。一条涵盖了设计、生产、人才等产业要素的刺绣产业链在苏州成形。

苏绣小镇的蓬勃生机,是我国刺绣行业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刺绣已不只是一门古老的手艺,而与百行千业彼此交融、互相辉映,越来越年轻

古老刺绣,可以很时尚。恭王府博物馆多次举办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将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传统刺绣艺术融入一件件霓裳华服,传统优雅与现代时尚融合。刺绣不再单纯追求以往写实、逼真的艺术手法,而趋向于艺术化、时尚化,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李宏复说。

不止于传统的守望者,传统刺绣深耕品牌化、智能化,积极打造刺绣+的行业新生态。

日月山下,一根根绣花针翻飞出了一个个文创产品;青海湖畔,30多万名绣娘用指尖的跃动绣出了美好生活。青海省通过成立青绣协会等方式,打造青海非遗文化的亮丽新名片。高校院所与刺绣大师,共同研发智能机器臂,在保证提升绣品美观度的同时,也极大释放了产能。“‘刺绣+模式会催生整个刺绣产业的改变,与其他不同行业领域碰撞,产生共赢共存。唐利群说。

如何把握好刺绣的守与变,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万千绣娘用一针一线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出产业发展的美丽新画卷。

上一篇:薪火相传,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下一篇:福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区域特色